近现代欧美政治学名著泛读
前言:
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,主要探讨政治原理与政治规律。
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政治学一直与神学、哲学、伦理学、法学等交织在一起,奇论叠出,历久不衰,产生过众多的名著。譬如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《论语》、老子的《道德经》、韩非的《韩非子》、荀况的《荀子》、孟轲的《孟子》等等。这些中国早期思想史上的扛鼎之作,开山之作,实际上也是政治学的重要著作。
西方政治学是从古希腊、罗马开始的。柏拉图的《理想国》、《法律篇》、亚里士多德的《政治学》、西塞罗的《论共和国》等著作,为整个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。
古希腊、古罗马的思想家们以城邦和共和国为中心,探讨了政治和法学方面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。达到了自然法的高度,达到了混合式国家的深度,其成就不是印度与中华文明所可比拟。
到了中世纪,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君临一切,统治欧洲,政治学沦落成了神学的婢女。
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伟大时期。新时代的思想家们开始以世俗的、理性的、经验的眼光观察世界,解释政治,逐步摆脱了宗教神学和伦理观念对于政治学的束缚。自此之后,欧洲在政治学领域中再一次大放异彩,开始全面引领世界潮流。
17世纪至18世纪,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盛期。涌现出了诸如霍布斯、洛克、孟德斯鸠、卢梭等人类近代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大批思想家。
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,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变革时期。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的批判精神逐渐衰落,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观点和实证主义思潮开始流行。边沁、密尔、孔德和斯宾塞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。西方政治学的分支之一,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也诞生在这一时期。
自19世纪后期开始,西方政治学彻底完成了与哲学和伦理学的分离,成为一个拥有稳定的研究群体,经历着不断发展和变革的一门“新兴”社会学科。
我们对政治学名著的重读,就从霍布斯的《利维坦》开始。
作品未完待续: